您当前的位置:中关科技网行业新闻正文

2019年我的极简高效日子管理法

2019-12-27 10:24:27  阅读:5042+ 作者:责任编辑NO。杜一帆0322

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L先生说”(ID:lxianshengmiao),作者Lachel,36氪经授权发布。

经常有读者问到,我平时如何管理任务、知识、各种琐事……

所以,索性做了这么一个总结。也算是年底回顾的一环。

希望可以为你新的一年,提供一些启发。: )

1. 工作

许多朋友可能会觉得:我手里有那么多事情、项目要做,一定非常忙吧?日程表排得密不透风那种?

其实不是的。

我奉行一个原则,叫做「弹性原则」。啥意思呢?一件事情到了手上,我第一时间一定会去思考:

  • 这件事情不做会有什么影响?能不能不做?

  • 这件事情最晚何时需要完成?

  • 我能否把它移交给别人?能否简化掉任何部分?

  • 我需要做到什么程度为止?60分、80分,还是100分?

在这样的一种情况下,我会先对手上所有的事情做一个整体的检视,再挑出那些不得不做的,给它们安排一个大致的时间范围。

这就是我之前提到过的「全景思维」:一定不要着眼于每一件任务,而是不断地把视角在「整体」和「局部」之间来回转移,先对自己的一整周、一整天做一个大致规划,做到心里有数,再集中精力,去处理那些「不得不做」的事。

因此,我这两年进一步简化了自己的工作管理清单,现在只留下这么三个:

  • 本周安排:所有需要在这周内完成的事情

  • 持续跟进:没有时间限制,但需要时不时去跟进的事情

  • 安排规划:除此之外的其他事情

简而言之,流程是:

1)当拿到一个新任务时,我会先用上面的「弹性原则」问一下,如果能不做,直接丢掉。

2)如果必须得做,我会去思考:它最晚的截止时间是多少?如果是本周,则留出一定的提前量(避免自己陷入「帕金森效应」),再把它排进「本周安排」,写上具体的日子。

在丢进「本周安排」时,也有几个 Tips:

(1)我会首先给自己每天预留大约4-5小时的时间。然后,预估这项任务所需要的时间,再看周一是否已经排满。如果满了,就看周二;如果也满了,就看周三……以此类推。

(2)如果这项任务会「锁住一段时间」(比如周六下午需要开一场会议),我会标上具体的时间段,告诉自己:最近一段时间已经被锁住了,记得从每天的「预留时间」里扣除掉。

(3)如果这项工作没有明确的截止时间,我就丢进「本周安排」,但不加日期。这样当按日期排序时,它就会出现在「无日期」里,再见缝插针去做。

3)如果这个任务是一个长期的、跟进性质的事项(比如跟进外包出稿),那么就丢进「持续跟进」。

4)如果都不是,则扔进「安排规划」里面。

5)然后,每周日,我会对所有「本周安排」里面的事情做一个总体回顾,再打开「安排规划」,按照前面的流程,把所有有待完成的事项,继续分门别类丢进这三个清单里面。

这样的好处在于:一方面,你可以保持自己的任务清单非常清爽,能够高效聚焦到「所有必须做的事情」上;另一方面,当你切换到「全景模式」时,你又能对大局有一个清晰的纵览,对自己的时间分配心里有数。

可能有些朋友会记得我在高效管理时间的秘诀,就在于这三个清单 中提到的「AFD 管理法」。这个方法被弃用了吗?当然不是。我会用另一个维度 —— 标签,来作区分。

简而言之,所有的任务默认都是「Action」(行动)。而如果它属于「Focused」(思考)或「Dessert」(恢复精力),就给它打上一个 F 或 D 的标签。这样,需要时,点击标签,就一览无余了。

另一方面,标签的另一个妙用,是用来作「情境筛选」

比如我经常出门,那就会设一个标签,叫做「在外」。平时需要出外做的事情,通通打上这么一个标签。等我下次外出时,忙完手头的事情,就会打开这个标签,看一下,有什么事情可以顺手解决掉。

再比如,我平时会收藏一些有趣有用的学习材料、文献,但我不会把它们丢在收藏夹里,而是在任务清单建一个标签,叫做「学习」。这样,当我腾出整段时间时,打开这个标签,就能看到所有「待学习」的资料。

再比如,我经常去深圳出差,那我甚至会新建一个标签,叫做「深圳」。把所有想去的店、想逛的地方、想体验的东西,全部打上标签。这样,就非常方便我按图索骥。

简而言之:我会用两个维度对自己的任务进行拆分和安排。一个是清单,它是一个固定的分解,用来安排和规划日程;另一个是标签,它可以灵活按照自己的真实的情况去设计,涵盖所有可能涉及的情境,方便你第一时间做出筛选。

下面是一些相关的旧文,可以参考:

高效管理时间的秘诀,就在于这三个清单

这套思维方式,帮你找到「没时间」的症结

总抱怨没时间,你缺的究竟是什么?

2. 信息

在各位读者向我咨询的问题里,最常见的问题之一,就是:L先生,你究竟是怎么做自己的知识管理的?

其实说来惭愧,我不怎么做知识管理 —— 因为我所奉行的原则,是「流」的原则:

一切知识必须能够流动起来,用起来,它才会产生价值。否则,就只会成为「死物」而已。

想一想,你有多少文章、链接、信息,堆积在仓库里,从来不曾用过?

所以,我现在用的笔记结构,是我从「流」的特性出发,结合知识体系构建的原理,重新优化的「INK-P」笔记法。

具体而言,它分为 4 个笔记本:

Inbox(待处理):所有一切接收到的信息,全部放在这里,再定期慢慢分发。

Note(备查):从 Inbox 得来的知识点,当我把它补充完善之后,就把它做成一张知识卡片,存入 Note 里面。

Knowledge(主题):对应着我在如何自学一个领域?这里有一份全指南 中讲的「主题」。简单来说,它包含两种:

一是我对一个小的主题的积累和阐述 —— 比如「行为遗传学」和「为什么人会慢慢的狭隘」。但凡产生新的想法、获得新的认知,我就把它们放进去,补全这个主题;

二是一些长期有效、需要时刻更新的东西。比如推荐给大家的书单,我常看的信息渠道(后面也会总结出来分享给大家),关注的全球大事件,等等。

最后,这些信息的归宿,都会去到 Project(项目) 里面。一旦我觉得对一个主题的理解足够完整了,得出了一些结论,我就把它移动到 P 里面,要么作为文章输出出来,要么,作为一个方法论或方案,在实践中试行,并把反馈、心得和注意点更新到这页笔记里面。

另外还有一个笔记本,「归档」,下面会提。

这里着重提一下 Inbox。

它同样有两个作用。一方面,它作为一个收集箱而存在:我所有第一时间产生的想法、获得的知识,包括灵感、备忘录、读书笔记,都会先丢到 Inbox 里面,等待分发。

另一方面,它又可当作一个工作桌:放在 Inbox 里面的东西,就是我还没有「完全处理妥」的信息。我只要打开 Inbox,就可以知道,我还有哪些信息需要处理,需要把它们用起来,或者内化。

举个例子:我做智识营的时候,当我产生任何灵感时,我就会在 Inbox 里新建一页笔记,把灵感写上去,然后打个标签「智识营」。

直到我将其中某几页笔记整合起来,完成一篇延伸阅读,或者成为某一课的某个知识点,我再把新的这个产出,放到 P 里面,留着更新和备用;把这些原材料直接删掉,或者从 I 里面放到「归档」笔记本里。

这就是一个完整的「流」:

  1. 所有的信息统一收集到 I 里面,并时刻提醒我,我还有多少信息「待处理」;

  2. 经过主题阅读补充完善的信息,做成一张知识卡片,放进 N 里面,备查;

  3. 把若干张知识卡片整合起来的结果,或者需要时刻更新的内容,放到 K 里面;

  4. 最后,这些成果若是能够实践、输出、应用,再转移到 P 里面,成为一个「项目」。

更进一步,信息处理和任务清单,其实是必须要结合起来的。

比如:放进 P 里面的项目,我会把它进行拆解,分拆成可以行动的步骤,再写进任务清单的「本周安排」里面。

举个例子:我刚接触到一款不错的软件,那么可能会在 P 里面新建一页笔记,标题为「XX软件使用体验」。然后在前文的任务清单里写上「试用XX软件」和「记录试用体验」。

等我试用完成,我再把体验和感受,更新到笔记本的「XX软件使用体验」里面。

这样,就完成了一个流动的「流」,一个完整的闭环。

另外,我做任何笔记时,如果有一些行动的想法(比如查询某个术语),我会标上「td」(表示 todo)。这样,当我每天整理、检阅时,搜一下「td」,就能找到所有需要采取的行动,再分门别类写入任务清单里。

下面是一些相关的旧文,可以参考:

如何自学一个领域?这里有一份全指南

建立知识体系,这份指南就够了

这套法则,治好你的信息焦虑

3. 项目

这里的「项目」跟信息里面的 P 有啥不一样的区别呢?为何需要单独拎出来呢?

你能够理解为:信息里面的 P,是小项目 —— 比如一篇文章的构思,一个软件的试用……而这样的「项目」,是大项目。它一般长达几个月,有非常繁琐的信息和任务,需要不断去干预和跟进。

那么,我会在 P 里面,新建一页笔记,叫做「项目总控」,把所有这样的项目通过笔记内链放进去,作为一个总的索引。

然后,对每一个具体的大项目,我会再分别做一页笔记,把它分成三部分:

  • 跟进:需要我主动去做的事情。

  • 记录:每次有大的动作、或是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就把它的概况记下来。

  • 备忘:跟项目相关的信息,方便及时查阅。

还是拿智识营为例。在我的「智识营2.0」项目笔记里面,「跟进」,可能就包含诸如:还有哪几课的内容有待梳理;要加入哪些知识点;要出哪些资源分享和延伸阅读……;

「记录」,可能就包含:几月几日完成某一课的录制,哪些地方可能是重难点,等等。

「备忘」,可能就包含较为重要的链接,比如大本营地址,课件下载地址,总索引地址,等等。

这样,这个项目进展到哪里,还有哪些要做的事情,就一目了然了。

下一步,就是把「项目」跟「工作」挂钩起来。

这里,项目笔记里面的「跟进」,是我用来整理思路的地方。每次需要推进项目时,我就把脑子里的想法列出来,纵览一遍。确实需要做的,写入「任务清单」里面;其他存在的问题、障碍、可能性,留在「跟进」里面,等待我进一步去加工和处理。

同样,在任务清单里,做完了一件事情,我会在每天结束前,对自己每天做一个回顾,再把重要的信息写进「记录」里面。

当一个项目彻底完成了,它里面的「跟进」和「记录」,就会成为我复盘的绝佳工具,可以为我提供当时的经验、思考和心路历程;它的「备忘」,也很方便我进行钩沉,找出之前用过的信息。

这时,我会给它的标题标上「已完成」,放进归档里面,或者留在 P 里面,以备不时之需。

4. 生活

以上几点,就是我生活里较为主要的部分。接下来聊聊一些轻松的。

1)日记

我会在每天晚上大约9-10点,对自己的一整天做一个回顾,记录今天做的事情、学到的东西、留下的想法 —— 其实瞥一眼任务清单、项目笔记和 Inbox 就行了,很轻松。

这些日记放在哪儿呢?同样,我会在笔记软件新建一个笔记本,叫「日记」,再按照月份新建笔记:如「2019.11」「2019.12」「2020.01」……

这里要给大家推荐的一个小习惯,是:我会在每一页日记的最上方,留出一片空白,用来写「每周精华」。

啥意思呢?当我结束这一天的学习和工作,我会把那些最重要的收获和成长,写在这个「每周精华」里面。直到完成一个月的日记,凑齐了4份「每周精华」,再在上面写一个「每月精华」。里面留下的,就是这个月最精辟的总结和思考。

这样,当我打开「2019.11」这一页时,我先看到的是最上面的「每月精华」,再往下,是4个「每周精华」,接着往下,才是每一天的具体记述。

这可以非常有效地帮助你,对自己的生活进行总结、提炼和思考,更具体地看到自己每一天的成长。

(2)财务

我自己试用过很多记账法,但全部以失败告终 —— 原因很简单:我实在受不了这样的生活:每一笔收入和支出都要巨细靡遗地写下来,如果发现账不平,就要去检索自己的账单,看漏了哪一笔……

对于我这样的懒人来说,这实在太麻烦了。

所以,我现在的记账思路,是这样的:采用「预算编制法」。每年给自己编制一个预算,然后每周、每月统计一下支出,大概看一下有没有超预算,就可以了。

这种思维,就叫做「黑箱思维」:我们把具体的出账入账看作一个黑箱,那么,只需要抓住起点(预算)和终点(总支出),就可以了。

具体怎么操作呢?

首先,一切支出都可以划分为「固定支出」和「可变支出」。前者诸如房贷,车贷,孩子教育费用,长辈补贴家用……这些支出每年基本是稳定的,不会有太大变化。

而「可变支出」呢,其实也可大致分为两部分:正常值,以及异常值。

啥意思呢?其实,每个人的生活轨迹,大致都是趋于稳定的:每个月的吃穿用度,大抵会在一个平均值附近波动。所以我们主要跟踪的,就是那些超出了「日常生活」的「大额支出」。

比如:朋友结婚的红包,家里添置的电器,旅游费用,诸如此类。

所以,我的建议是:直接建立一张 Excel,分成三部分:

  • 固定支出:每年所有的固定支出,直接算出一个总值。

  • 大额支出:给自己设定一个阈值(比如500、1000),当每次产生超阈值的支出时,就记下来。

  • 预算及日常支出。详见下文。

第三点格外的简单。把所有可变支出绑定同一张银行卡,或者同一个账号。这样,每个月做总结时,只需要看一下当月的「期初余额」+「转入总额」,减去「期末余额」,再减去「大额支出」,就能看到自己这个月的「正常值」是多少。

用这套方法,你就可以摆脱繁琐、无谓的记账操作,任何时候审阅预算和实际消费,都能一目了然。

3)物品

每个人的家里肯定都有一堆物品。可能是你趁打折时淘来的囤货,也可能是你旅行时收集的纪念品……它们或许有用,或许无用,但总是免不了要面临一个问题:

家里的收纳空间越来越满,各种物品日益剧增;但需要用到某件东西的时候,却老是找不到。

所以,我会建议你用一个「四象限整理法」,来处理家里的物品。

简而言之,可以每个季度对所有物品做一次大整理,然后按照这个策略去归类、行动:

再配上收纳箱、收纳盒,贴上标签,就能做到井井有条了。

最后,附上一个简单的流程梳理:

一切策略都要保持一个平衡:足够轻巧,可以无需耗费脑力去践行;同时又足够完备,能够对生活起到规范作用。

另外,也要切记一句话:

一切方法,最终一定要以「对自己最合适」为导向。

一定不是人去适应方法,而是方法去适应人。

与大家共勉。: )

相关阅读
小生意大爆发|巨量引擎商家双11全局抢量,生意爆发秘籍

小生意大爆发|巨量引擎商家双11全局抢量,生意爆发秘籍

日常单爆品模式无法实现大促爆发、爆品爆发力衰减新品无法衔接、内容力不足无法高效种草与破圈、投放跑量不稳定导致投入产出…

2024-11-21
成功转型成为计算平台公司,Arm 年度技术大会展现强劲实力

成功转型成为计算平台公司,Arm 年度技术大会展现强劲实力

Arm Tech Symposia年度技术大会今日在上海举行。作为Arm一年一度的技术盛会,本届大会以“让我们携手重塑未来”为主题,吸引…

2024-11-20
进博会对话高通钱堃,混合AI是未来,5G-A发挥重要作用

进博会对话高通钱堃,混合AI是未来,5G-A发挥重要作用

最近,高通公司全球高级副总裁钱堃在第七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期间接受媒体专访时介绍,高通公司做基础研发,然后把技术贡献给国…

2024-11-10
进博会孟樸分享,从3G到5G,高通携手中国伙伴在全球市场合作共赢

进博会孟樸分享,从3G到5G,高通携手中国伙伴在全球市场合作共赢

11月5日至10日,第七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海举办。作为七年进博会“全勤生”,高通公司今年继续参展,展示最新技术以及与产…

2024-11-10

“如果发现本网站发布的资讯影响到您的版权,可以联系本站!同时欢迎来本站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