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中关科技网行业新闻正文

央视网评40天30亿春运大数据背面的30年剧变

2020-01-14 19:53:31  阅读:6258+ 作者:责任编辑NO。郑子龙0371

  原标题10亿、20亿、30亿,这组“大”数据背后的艰辛、温暖与巨变

  1月10日,2020年的春运大幕拉开了。

  春运,40天30亿人次的大迁徙,是见证流动中国经济奇迹和社会变迁的最好窗口。

  100年前,鲁迅先生从北京回到故乡绍兴,在火车、轮船、轿子之间辗转7次,耗时近90个小时,而今天的高铁从北京到绍兴,只需要5小时23分。

  站在今天的中国,中国人的春运方式有了极大的选择自由:长距离,有高铁和飞机;中距离,有自驾、大巴或顺风车;短距离,有地铁、公交和私家车;最后一公里,有共享单车……

  这其中,铁路是最主要工具,承载着无数人的回忆和憧憬;从1949年1亿人次的铁路旅客发送量起步,到1983年突破10亿人次,2013年突破20亿人次,再到2017年突破30亿人次,分别用了34年,20年,4年。在这样的加速度中,人们出行需求不断得到满足,经济的活力得到充分释放,社会结构也在其中悄然变化。

  10亿时代:徘徊和记忆(1983-2012)

图1:10亿时代,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1949年建国之初,全国仅仅拥有2.18万公里铁路,没有一条高速公路。中国铁路旅客发送量刚刚1亿出头,铁路客运量从1亿到10亿,用了30多年。恰恰是百废待兴的时代,中国人创造了成昆铁路、青藏铁路等修建的奇迹,逢山开路、遇水架桥,创造了“当惊世界殊”的成就!

  图2:成昆铁路和青藏铁路,是全世界公认的工程难题,均始建于1958年。以成昆线为例,牺牲官兵2100多人,平均每公里1.6公里牺牲1人,诠释了“一寸铁路一寸血”可歌可泣的故事!

  1980年,“春运”一词首次出现在《人民日报》上。改革开放以来,对人员流动限制的放宽,慢慢的变多的人选择离乡外出务工、求学,人们集中在春节期间返乡,形成了春运现象。但当时的人们,还无法想象到,春运将成为地球上最为壮阔的大迁徙活动。

  1983年,是铁路史上举足轻重的一年,不仅当年的铁路旅客发送量首次突破10亿,我国的铁路体制也迎来了重大变革。伴随着80年代初的第七次大裁军,铁道兵于1983年划归铁道部建制领导。然而,这一次铁道大改革后,铁路客运量始终徘徊在10亿左右,长达近20年之久。

  图3:老绿皮车,是八九十年代的中国旅客列车的最具代表性的形象。90年以来,随着中国客车空调化和中国铁路大提速,铁路部门不断加大“绿皮车”的淘汰和改造力度,逐渐由速度更快、设施更先进的空调客车替代。图为绿皮车的车里车外。

  相比于铁路投资的缓慢,中国高速公路的投资建设迎来井喷期。80年代,“全封闭和全立交”的高速公路对中国人而言,还是十分新鲜的事物。中国第一条高速公路是1988年建成通车的“沪嘉高速”,也就是这一年初,财政部、交通部、物价局联合发布的《贷款修建高等级公路大型公路桥梁、隧道收取车辆通行费规定》开始实施,为各地“贷款修路、收费还贷”提供了依据,文件同时规定“贷款还清后即停止收费”。

  地方政府发现,修建收费高速公路不仅“两头一堵,即可收钱”,而且对GDP拉动和政绩考核作用巨大,高速公路迅疾成为地方政府的宠儿,建设速度和规模后来居上,并在2013年一举超过铁路的营运总里程(如图4所示)。

图4:1988-2018年,铁路和高速里程变化,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90年代后,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开始腾飞,这离不开一个很重要的底层构建——正是上述铁路和高速路的大面积建设,为大批中西部民工的流动提供了基础设施。不过,这一时期,交通基础设施的供给,还远远不能满足人口流动和出行的需求,特别是春运买票难、返乡难是很多人心中复杂的回忆。

图5:抢票难和摩托返乡车队

  在春运买票难的诸多原因分析中,运力不足是最为重要的原因之一,运力不足的背后则是国家对铁路投资的不足。多个方面数据显示,在铁路客运量在10亿左右徘徊的二十年中(1983-2002),全国GDP增长了1920%,但铁路营运里程仅增长了33%,严重不匹配。面对种种困境,中国铁路建设亟待破局,而就在中国即将进入铁路里程的大跃升和工具的大升级之前,2008年是一个重要的节点,这一年,发生了出行史上有两件大事:

  2008年初的春运期间,中国南方发生罕见的雪灾气象。雪灾导致南北铁路大动脉京广铁路湖南段的电气化接触网受损,多班列车取消。同时,南方多条高速公路因路面积雪、结冰而封闭,数万车辆滞留;长江流域多座城市机场因积雪被迫关闭,大量航班取消、延误。

图6:2008年初,南方雪灾

  2008年另一件大事,是京津城际高速动车的开通,这是世界上第一条运营时速超过350公里的高铁线路。从国际意义来讲,中国技术将从“引进来”步入“走出去”的崭新阶段;从国内意义来讲,中国的高铁建设狂潮已经悄然开动,成为拉动中国经济再出发的重要引擎。

  经过08年的洗礼和突破,中国出行蓄势待发。

  20亿时代:高铁和速度(2013-2016)

图7:20亿时代,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中央财政实力,在21世纪初的经济高增长中得到极大增强。而就在京津城际动工前一年,《中长期铁路网规划》(2004)出台,中国铁路剑指“跨越式”发展。

  2009年,国际金融危机后,“四万亿”政策的出台更是给铁路基建巨资加持。短短几年后的2013年,我国铁路旅客发送量跳升至“20亿”平台。不难看出,97年亚洲金融危机和07年国际金融危机之后,基建投资都大幅增长。通过高速、铁路和航空等基建投资带来的“乘数效应”,成为日后中国抵御国内外经济下行压力的重要手段。

  与高速公路建设狂潮相伴随的是,私家车数量将迎来井喷式增长。若干年后,每逢节假日,公路上都毫无例外地呈现一种“停车场”的拥堵场景。

图8:堵车,来源:视觉中国

  然而,比堵在路上更闹心的是另一种“堵”法。这一时期,春运买票难的主要矛盾,从窗口排队转移到线上,从运力不足变为12306的技术不足。2011年12306网站上线, 2013年12306手机客户端开放下载。为避免抢票插件和黄牛党,12306曾推出几百组让用户印象深刻的魔性验证码。

图9:12306“魔性”验证码图10:一张火车票的变迁,从纸质到无纸化

  中国在2013年前后步入移动互联网时代,我们应该从更广阔的视角观察春运,从高铁、飞机,拉回到出行的“神经末梢”工具:顺风车和共享单车。

  搭便车,很早就零星地存在于日常生活和春运迁徙中。以2015年6月1日滴滴顺风车上线为标志,顺风车市场进入规模时代。2016年,历史上顺风车方式首次大规模加入春运,据不完全统计,2017年春运跨城顺风车输送人次约1400万,2018年为5200万,嘀嗒顺风车预计2020年将达到6800万次,跨城平均距离约为260公里,平均金额约为190 元,全年顺风车合乘需求超过5.8亿次。

  以2020年的春运预测数据为例,在30亿人次的出行中,道路客运预计有24.3亿人次,铁路4.4亿人次,民航7900万人次,水运4500万人次。而6800万的顺风车需求,已经占整个春运的2.3%,仅次于民航工具的需求。顺风车作为春运传统运力的补充价值已日渐突显,在点对点、免周转的好处之外,更填补了最后一公里的空白。更广义地来讲,共享单车也发挥着上述交通工具无法触及的道路末梢。

  顺风车和共享单车,是互联网创新时代,我们国家出行运力的新补充。如果说上一个时代是规划和投资改变了生活,那么,这个时代就是科技和资本塑造了新生活方式。

  30亿时代:迸发与自由(2017-)

图11:30亿时代,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2017年,铁路旅客发送量突破30亿人次,进入新的增长平台。这是一个天量,人们不禁要问,中国是否还有可能实现40亿人次的出行?需要多久实现?恰恰在这一时点,关于“消费升级”和“消费下沉”的大讨论引起了全体公众的热议,特别是李迅雷等经济学家抛出“中国还有10亿没有坐过飞机”的观点,揭示中国还存在相当数量的有效需求不足。

  2019年的中国,进一步展示了“基建狂魔”的强大实力。

  这一年9月25日,北京大兴国际机场正式投运,春运首秀将保障进出港旅客190万人次,日均航班312架次,人脸识别、无感通关、无纸化登机高级地面引导系统、行李追踪等新技术被投入到正常的使用中。40年来,我国航空业大发展。2018年底,我国颁证运输机场数量为234个,年旅客吞吐量超过1000万人次的机场今年已达到37个,现在民航一天完成的周转量比1978年一年的还多。

图12: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图片来自:新华社

  这一年12月30日,京张高铁正式开通,标志着我国铁路从高速时代迈入智能时代,是世界上首次时速350公里的无人驾驶。从詹天佑自主设计“京张铁路”艰难起步,到世界最先进的智能高铁,中国人等了110年,把速度从时速35公里到350公里提升了10倍。2019年底,我国高铁里程达到3.5万公里,慢慢的变多偏远或相对落后地区加入“高铁圈”。

图13:京张高铁,图片来自:人民日报

  在高铁站和机场高效运作的背后,我们还应该注意到出行的另一重要的方式:地铁。正是地铁的大面积成熟,让不同交通工具换乘之间的切换更加自如,例如北京国贸的商旅人士,通过10号线到达草桥地铁站,再切换大兴机场专线到航站楼,全程只需1个小时。目前,中国已经是名副其实的“地铁大国”,有40个城市通上了城市地铁,地铁通车里程已经世界第一,轨道修建技术全球闻名。

  如此立体完善的出行体系下,人们的出行需求正发生明显的变化,悄然搅动春运的格局。近年来“反向春运”流行起来,年轻人春节不回家,选择将老家的父母孩子接到工作地城市过年。根据交通部科研院的《2020年春运出行预测报告》,广州、北京、重庆、上海等城市春节期间“迁入人口”将大幅增加。还有多个方面数据显示,铁路春运客流已连续4年增长约9.1%,反向客流也以每年9%左右的速度增长,2020年春运传统高峰的反向客流增长将达到10%。

  以上谈的都是出行者的出行需求,不要忘了,在新的生活方式下,还应该包括没有出行需求的“懒人”,对他们而言,美团和饿了么等外卖软件,淘宝、京东拼多多等网购软件,解决了他们的衣食方面的生存需求,而wifi、朋友圈和抖音,解决了他们的“精神出行”需求,用他们的话说“跟着朋友圈出行,就够了”。

  结语

  至此,中国出行“点、线、体”的基本格局已经奠定,在一次春运的迁徙中,得到淋漓尽致的展现。中国人在时间、空间上都有了充分的选择:长距离,有高铁和航空;中距离,有自驾、大巴或顺风车;短距离,有地铁、公交和私家车;最后一公里,共享单车;零距离和无限距离,是网购、外卖和朋友圈。

  中国出行运力的改变,离不开两个基础性要素,一个是财政和资本能力的不断的提高,一个是技术实力的空前增强。这才有了全球第一的高铁网络、全球第一的高速公路体系和全球第二的航空体系,这才有了信息高速公路、物流等新基础设施。

  铁路,特别是近年来的高铁,对中国人出行贡献巨大。而中国巨大的人口规模,才是成就出行奇迹和基建奇迹的决定性因素。从1983年突破10亿人次,到2013年突破20亿人次,再到2017年突破30亿人次,出行需求呈现惊人的加速度,经济的活力得到充分释放,社会结构也在其中悄然变化。

相关阅读
小生意大爆发|巨量引擎商家双11全局抢量,生意爆发秘籍

小生意大爆发|巨量引擎商家双11全局抢量,生意爆发秘籍

日常单爆品模式无法实现大促爆发、爆品爆发力衰减新品无法衔接、内容力不足无法高效种草与破圈、投放跑量不稳定导致投入产出…

2024-11-21
成功转型成为计算平台公司,Arm 年度技术大会展现强劲实力

成功转型成为计算平台公司,Arm 年度技术大会展现强劲实力

Arm Tech Symposia年度技术大会今日在上海举行。作为Arm一年一度的技术盛会,本届大会以“让我们携手重塑未来”为主题,吸引…

2024-11-20
进博会对话高通钱堃,混合AI是未来,5G-A发挥重要作用

进博会对话高通钱堃,混合AI是未来,5G-A发挥重要作用

最近,高通公司全球高级副总裁钱堃在第七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期间接受媒体专访时介绍,高通公司做基础研发,然后把技术贡献给国…

2024-11-10
进博会孟樸分享,从3G到5G,高通携手中国伙伴在全球市场合作共赢

进博会孟樸分享,从3G到5G,高通携手中国伙伴在全球市场合作共赢

11月5日至10日,第七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海举办。作为七年进博会“全勤生”,高通公司今年继续参展,展示最新技术以及与产…

2024-11-10

“如果发现本网站发布的资讯影响到您的版权,可以联系本站!同时欢迎来本站投稿!